各位善友大家好:
本會將舉辦台灣正念學學會113年度會員大會暨正念教育論壇盛會,敬邀您撥冗出席交流,一同共襄盛舉。
台灣正念學學會
各位善友大家好:
本會將舉辦台灣正念學學會113年度會員大會暨正念教育論壇盛會,敬邀您撥冗出席交流,一同共襄盛舉。
![]() |
圖1、國立台北大學 王冠生主任致贈紀念品予羅耀明博士 |
羅老師以「忙」字的組合「心」「亡」二字,說明現代人忙碌生活中的心靈狀態。他以2019年在印度下錯站後的恐懼經歷為例,說明如何運用正念回穩情緒、克服心理恐懼,強調「日常生活中,我們所擔憂的事往往不會發生,只是『心有所念』」。
接著進一步解釋正念的概念,指出「念」字由「今」「心」二字組成,意即心在當下。正念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覺察,不需評斷,只需帶著開放、好奇與接納的心,體驗自身身心狀態,覺察外在世界。這正是卡巴金(Jon Kabat-Zinn)博士對於正念的思考與理解。
當談到「休息」二字時,老師指出「休」字代表人依靠自然,而「息」字則是感受自己的呼吸,帶著好奇心確認當下,不對事物做判斷,避免誤會與錯怪他人。現代人的焦慮和疲勞源於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,正念練習可以平衡副交感神經,讓身心回到平穩狀態,減輕壓力。
在講座中,羅老師示範了五個簡單的正念方法並帶領師生共同體驗:
1.循環嘆息呼吸法:吸氣到最滿再慢慢吐氣,重複此過程。
2.正念喝水:細心感受喝水時的每個細節。
3.爬五指山:用一隻手的食指攀爬另一隻手的五指,配合呼吸進行。
4.正念走路:腳跟支點、腳尖落點,專注腳底感受,適合開會或上課時進行。
5.良好睡眠:營造良好睡眠環境,放鬆身體,專注呼吸,享受躺著的感受。
羅老師強調,日常生活中應覺察身體變化,與呼吸進行深度連結,適時平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,調節自律神經,減少焦慮。並以宮本武藏的「一次只對付一個人」為例,鼓勵大家在忙碌中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。
本文內容取自於 國立台北大學 通識飛鳶博雅講座 專題報導
詳細情形請至網站查詢:https://reurl.cc/qVVqqR
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推廣線上微課程,邀請本學會常務理事暨正念療育資深督導師羅耀明博士錄製「正念舒壓健康樂活」影片,提供大眾認識正念與練習簡單的正念。
正念,是幫助大家減少壓力的樂活方式之一。
我們將透過本課程,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什麼是正念減壓,還有如何進行正念練習,在家就能樂活紓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