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古晉1月14日訊>
專題人物 呂凱文教授 | 詩華日報專題報導
要如何把結給解開?我們會用兩隻手,一隻固定繩子,一隻鬆動繩子,慢慢解結。對於生命之結也是,一手正念,一手催眠,從容面對。
呂凱文教授說:“我們記憶的表達方式,有它所依據的軌道,名叫作“慣性”,記憶力和經驗形塑人的性格,而快樂和痛苦會保留許多的記憶和經驗在大腦裡。語言是一種很棒的東西,它可以讓你有很多的聯想力,這個聯想力會帶來創造,也會帶來毁滅,它也是形成我們心理思想缺陷的所在。”因此,呂教授的兩手策略便是應用“正念”來覺察和安住慣性,再以語言“催眠”引導意識,協助悲傷者,面對生命的風暴。
當我們將這兩個技術運用於悲傷輔導,正念的力量與催眠的力量不太一樣的,催眠是應用語言的關聯性來進行思想引導的方法,而正念是抽離性的覺察的方法,保持對身體、心念、想法的覺受,這兩種方法互相運用支持悲傷者。正念像一把刀以簡單而俐落的方式,回到當下,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。有些人會認為與其切斷想法,不如重新編一個更好的故事,所以催眠是善用我們的想法,尋找新的角度,重新的把想法編排,變成另一個適合自己的故事,帶來比較快樂的結局。
呂凱文教授 簡介
台灣南華大學專任教授
台灣南華大學正念靜坐教學中心主任
台灣正念學學會創會會長
台灣催眠學學會創會會長
台灣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院長
《正念療育的實踐與理論:與33個正念練習》作者
資訊來源:摘自2019-1-14詩華日報部分內文,全文請參閱詩華日報專題報導